各位新同学:
热忱欢迎你们来到三峡大学学习与深造,在你们报到入学之际,为了你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特提醒大家加强安全防范,谨防上当受骗。
作案手法一:骗取同情借钱或用银行卡转账
诈骗方式:犯罪嫌疑人大多冒充外地某高校学生或者香港、新加坡等地人,并自称在宜昌遇到困难,表现出一副可怜的样子,找学生求助,骗取同情、怜悯,按学生借钱或用银行卡转帐,谎称会让家人把钱汇到学生银行卡上来,从而骗取学生银行卡号和密码,或趁机调换银行卡。这类诈骗嫌疑人穿着打扮与学生相仿,多数是男女搭配,诈骗对象大多是女生。他们善于抓住大学生善良和处世不深的心理特点,以博取同情,进而达到行骗目的。
案例一:2月19日,三峡大学学生刘某在图书馆广场遇到一名50岁左右女士向其借钱,该女士称自己的行李被三峡机场扣留,需缴纳900元方可取回,刘某便到银行取了900元现金借给该女士,该女士拿钱后迅速坐的士离开,后电话联系,该女士百般理由要求刘某再汇300元,称两小时后会有一男性朋友还钱给他。事后刘某发觉自己受骗。
案例二:4月13日,三峡大学学生张某在图书馆门口遇到一名学生模样的男性,自称是“今年秋季学期来我校交换学习的香港某大学学生”,现提前来我校考察学习生活环境,可银行卡在内地无法使用,向张某借银行卡转账,张某同意后,对方再次提出因转账要次日到账,要张某先借钱给他,明天钱会自动转到张同学银行卡内,张某相信后即借3500元,后未收到银行转账且拨打预留电话无人接听才意识到上当受骗。
防范措施: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,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存折、银行卡、密码和身份证,不要轻易示人或借给陌生人。每年高校新生入学时,都会有诈骗分子乘机作案,骗子利用的是学生的单纯、善良和真诚。
作案手法二:假冒工作人员诈骗
诈骗方式:嫌疑人到学生寝室自称是某公司工作人员,以招聘校园代理或兼职为名,收取押金或让学生先购买其产品后再进行销售的形式诈骗。其所卖商品质量很差且数量差距悬殊,推销商品有洗发精、沐浴露、文具、小饰品等。
案 例:3月8日,三峡大学学生皮某与同学在自己宿舍内,被3名陌生女性(其中两名20岁左右、一名40岁左右)以推销文具为由,骗走现金3000元,所购文具质量很差且数量差距悬殊。
防范措施: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自己详细的联系方式和个人基本信息,以防被人窃取;若对方提供身份证、学生证等证件,应仔细辨别真伪,防止受骗;天上不会掉馅饼,拒绝上门推销,更不要轻易购买,以防上当受骗。
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,在平时的交往中要注意防范别人,遇到疑问要多方了解,不要轻易相信他人。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学校保卫处或学生处反映,并注意保留证据,提供线索,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破案,尽量使损失减到最小。
保卫处24小时报警电话:6392110 6392200
三峡大学保卫处
2014年9月1日